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睿视科技」获亿元 A+ 轮融资,推动近视防控产品开展临床试验

来源:36氪    时间:2023-08-10 01:12:51

36 氪获悉,「睿视科技」近日完成亿元 A+ 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贝泰妮跟投,老股东曜金资本、蓝驰创投持续加注。本轮融资将用于开展多项产品的全国多中心 GCP 临床试验和注册认证等。

现阶段,近视已经成为普遍的眼健康问题。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 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 52.6%,特别在幼升小、小升初两个关键节点近视高发。控制、延缓近视发展成为众多儿童及家长的刚需。


(相关资料图)

当前,临床上能够延缓近视发展的手段并不多,角膜塑形镜(OK 镜)、离焦框架眼镜、低浓度阿托品等产品是一定程度上被验证能延缓近视发展的手段。在不加干预的情况下,儿童每年近视度数增长可能达到 100 度;现实临床中,遵医嘱使用上述手段可能仍无法完全、安全有效的控制及延缓近视发展。跳出原有思维框架,以新技术进一步完善近视的防控手段,这是睿视科技创业想探索解决的痛点。

" 其实,‘大户外运动’是防控近视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即每天在户外运动、望远 2-4 小时," 睿视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姚俊介绍道,很多医生都会向家长推荐这一解决方法,但考虑到儿童学习用眼的需求,能够遵医嘱执行的少之又少。

因此,在创业初期,睿视科技尝试将 " 户外远眺 " 这一行为搬到居家场景中,利用 AR 和数字化技术,研发了核心产品 " 远像光屏 ",尝试改变儿童读写模式,以期延缓近视的快速发展。

据姚俊介绍,在设计 " 远像光屏 " 产品前,参考过行业内对类似方法学的尝试。一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工程师 Todd Becker 发明的 "Print pushing" 方法;二是日本公司 Kubota Vision 将图像投影至近视者的周边视网膜前,以期达到控制近视的快速发展。

总结业内有益尝试,姚俊和团队将延缓近视发展的核心归纳为 " 太阳光谱、远眺、光学离焦 " 三项原理,并尝试将相关方法以循证化、标准化的方式落地到产品中。

首先,通过 AR 手段,将户外远望这一行为落地到居家场景。" 远像光屏的应用,并不需要很长的物理距离,通过一台显示器,就可以实现 4 米及以上的远端成像。"

第二,户外太阳光谱和家庭中的光源在能量、光谱等层面都存在差异,太阳光的强度可以刺激眼部细胞活性增加,进而增加脉络膜厚度。我们做了 AR 显示屏,希望入眼光谱可以接近于太阳光谱,引入太阳光中可能有效的成分,未来我们也会加入室内光源中缺失的光谱。"

第三,将光学离焦实现电子化,光学离焦是指把投射在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或者前方,同时矫正视网膜中心视力,以降低眼轴变长的发展风险,减缓近视发生发展。这一方法在近视离焦眼镜的应用中已得到验证,睿视科技的远像光屏产品加入了光学离焦镜片,新产品上应用的相关技术有望实现个性化防控。

睿视科技远像光屏产品

由于定位是延缓近视发展的医疗级设备,睿视科技与北京同仁医院王宁利教授团队合作,自 2020 年 11 月至今,已开展了六期科研预实验。相关实验表明:连续使用远像光屏四小时,脉络膜厚度增加 26um。

据了解,睿视科技远像光屏产品已经通过眼科医院、视光中心等渠道进行销售,也积累了近万例真实世界应用数据。" 在中期试验,一些专家用我们的设备联合新乐学近视离焦眼镜,呈现的效果是:6-12 个月,每月平均眼轴增长小于 0.02 毫米,约是 0.008 毫米。明显优于单独近视控制产品。" 姚俊对 36 氪介绍道。

睿视科技的产品已在或将在同仁医院、儿研所、天津眼科医院、华西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验,多中心临床试验也将服务于后续三类医疗器械的审批。

" 在行业壁垒方面,医疗级产品有很多 know-how,比如离焦量、离焦区域等,正确的参数才能够有效延缓近视;看远这个行为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合理的看远反而有可能加重近视," 姚俊对 36 氪表示。除了硬件设备外,睿视科技也在开发针对近视的数字疗法软件,通过数字信号模拟光学离焦,进而起到增厚脉络膜、控制眼轴快速增长、控制及延缓近视发展的预期。

睿视科技的远像光屏产品可以与 OK 镜、框架离焦眼镜等联用,以期共同发挥更好的疗效。因此,在渠道和市场拓展上,睿视科技选择代理的方式,与 OK 镜、框架离焦眼镜的渠道代理商进行合作,通过 " 强品牌、强渠道 " 合作的方式,快速进入市场。本轮融资结束后," 睿视科技将吸引更多专业研发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加速睿视远像光屏和数字诊疗产品的规模化开发及国际海外市场的拓展。"

X 关闭

推荐内容

这是标题

Copyright ©  2015-2022 东亚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3   联系邮箱:435 227 67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