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卫气营血辨证:气分证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7-12 05:15:17

气分证是指温热病的化热阶段。临床以发热不恶寒,舌苔转黄为特点。多从卫分证转来,或由伏热内发。病机以中焦阳明(胃、肠),也包括肺、脾、胆等脏腑。如热结胃肠则口渴引饮,大便秘结或下利;湿热交阻中焦脾胃,则胸闷脘满、舌苔腻滞;热郁于肺则鼻煽气促、咳嗽痰黄;或热毒壅盛;或邪传少阳等。

气分证是温热病邪内入脏腑,正盛邪实,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资料图】

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汗出,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或兼咳喘,胸痛,痰稠色黄;或兼心烦懊恼,坐卧不安;或兼日晡潮热,腹满胀痛拒按,时或谵语、狂乱,便秘或纯利稀水;或兼胁痛,口苦,干呕,脉弦数等。

证候分析

温热病邪,入于气分,正邪剧争,阳热亢盛,故必发热;热邪从内蒸发,外灼肤腠,故不恶寒反恶热;热甚蒸腾,迫津外泄则汗出;津亏不润故口渴,热扰心神则心烦;邪从里发,热炽阳明,故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若邪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可兼见咳喘、胸痛、痰稠色黄等症状。

若热扰胸膈,郁而不宣,心神不宁,可兼见心烦懊恼、坐卧不安等症状。 

若热结肠道,腑气不通,邪热盛实,可兼见日晡潮热、腹满胀痛拒按、便秘。燥屎结于肠中,热迫津液从旁而下,则见纯利稀水;邪热上扰心神,则谵语、狂乱。

若热郁于胆,枢机不利,胆气上逆,可兼胁痛、口苦、干呕、脉弦数等症状。

气分证具有病变范围较广,兼症繁杂的特点。凡温热病邪不在卫分,又不及营分、血分的一切证候,均属于气分证。故辨证时除抓住主症外,还必须依据兼症之特点,进一步判断病变所在的脏腑。

辨证要点

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剂:(气分证就是里热证)

肺热用:麻杏石甘汤;心中懊恼用:栀子豉汤;二便不通用:导赤承气汤。

邪热壅肺:身热、咳喘(肺)、舌红苔黄、脉数,用麻杏石甘汤(肺热用麻杏石甘汤)

热扰胸膈:心烦懊恼,坐卧不安,用栀子豉汤(看见心烦懊恼就是栀子豉汤)

热结肠道:日晡潮热,便秘用承气汤(阳明腑实证),小便不畅(心火下移小肠)用导赤散(导尿)。二便不通用导赤承气汤。

X 关闭

推荐内容

这是标题

Copyright ©  2015-2022 东亚养生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13   联系邮箱:435 227 67 @qq.com